Tag Archives: khenpo ngawang dhamchoe
堪布南作宣讲“入菩萨行论”
大乘修心七要(四)
大乘修心七要(三)
同样的,我们应抱著菩提心,即为了救渡众生而成就佛道这个动机来听闻大乘修心七要法,它归纳了大乘显宗佛法的精髓。
我们讲述了修行七要中的前行,和菩提心中的殊胜菩提心。接下来我们要讲相对菩提心。修习相对菩提心也有前行、正行和结行。前行是要对轮回过患有正见,即任何在娑婆世界的众生都被烦恼和业力所缚住,承受各种无常、业力因果的苦。彼人因此生起出离心,希望自己能从苦恼的娑婆世界中解脱出来。若没有此出离心,一个人也不能生起慈爱的心,虽然说凡夫对自己的亲友都有爱心,但都不及大乘的菩提心,希望一切众生都得到快乐及乐因,即所谓的无缘大慈。或许一般人都认为要发那么大的心很困难,可是如果省思一下所有的佛菩萨开始修行时也是不圆满的,但他们也因明了轮回的过患後而对众生起慈爱心,我们也可以以他们为榜样,从爱惜亲友开始,再推及其他人,至无量的众生,这样就慢慢的培育了慈悲心,愿他们都能离苦得乐,这种高尚的情操,使你自然的生起了菩提心。
大乘修心七要(二)
大乘修心七要(一)
在公元11世纪时古代孟加拉国的一位王子,阿底峡尊者,把佛法,尤指金刚乘的教法,再度传入西藏,成为西藏佛法后弘期一位响铛铛的人物,同时他也被尊为藏密「噶当」派的创始人。
阿底峡尊者显密双修,他即重佛法教义又尊密法修行,成为后来各派祖师的典范。后期的宗喀巴大师的「菩提道次地广论」,也以他这篇「修心七要」为蓝本。阿底峡尊者号称有一百五十多位上师,其中主要的有三位,都以修菩提心为宗旨,其中一位居住在印尼的「金川」大师,阿底峡尊者远航到印尼跟他修行菩提心12年,后来他传的菩提心修法,由他的藏传弟子切卡瓦编成「修心七要」,跟藏地朗日塘巴上师所写「修心八颂」一时瑜亮。
修心七要是修菩提心的七个要点,笔者受邀为萨迦派加旺堪布口译,他以此为主题的弘法,自身觉得受益不浅,故此笔录下来,以飨大众。